很多公司為了給產品取個合適的名字都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London Sunday Times)舉了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家瑞士糖果廠委托英國商標專家約翰·墨菲(John Murphy)為他們生產的一種新型糖果取一個吸引人的名字。他們通過計算機隨機組合了一些名字,還請了一組專家坐在那兒冥思苦想各種名字,墨菲的公司給瑞士人提供了350種選擇,但這家糖果廠拒絕了其中302種,他們認為這些名字既不好聽又不討人喜歡,而在剩下的48個名字中,也只有兩個名字沒有在其他國家注冊過。其實墨菲自己也面臨同樣的困境,他的公司在英國叫Novamark,但在其他國家卻只能叫Inter Brank,因為Novamark在其他的國家已有人注冊。
正因為取名字不容易,商家和廠家們才會不遺余力地保護自己的商標。勞斯萊斯汽車(Rolls-Royce)每年要處理500起商標侵權案件(其中大部分侵權者都是管道工,他們總愛打著“管道工中的勞斯萊斯”這樣的招牌)。其他公司就沒有這么高的警惕性了,在商標保護方面也沒那么成功。Aspirin(阿斯匹林)、cellophane(賽璐玢)、yo-yo(悠悠球)和escalator(自動扶梯)都曾經(jīng)是品牌的名字,但現(xiàn)在卻失去了專利權的保護。
很多商品的品牌卻仍然被大眾當做普通詞匯使用,比如Band-Aid(邦迪)、Frisbee(飛盤)、Jell-O(果凍)、Coke(可樂)、Kleenex(可麗舒)、Xerox(施樂)以及英國的Hoover(胡佛),這個品牌名已經(jīng)成了靜電吸塵器和吸塵的代名詞(人們會說“Did you hoover the carpet?”你吸地毯了嗎?)。如果你的競爭者不得不借用你的名字來讓消費者熟悉他們的產品,比如“可樂味道的軟飲料”或者“明膠狀的甜品”,那么獲得巨大的商業(yè)利潤對你來說就是輕而易舉了。
盡管有時候費了很大周折才塑造了一個好品牌,但每年在美國有一千多家公司卻選擇換掉公司的名稱。其原因有時候是因為與其他公司合并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購,比如USX公司(美國鋼鐵公司,原名U.S. Steel)或者Tambrands(原名Tampax),這些公司不想讓消費者把它們和原來的某一種產品聯(lián)系到一起,因此選擇了改變自己的名字。
但有時候,坦白講,只是一時糊涂而已。1987年,美國聯(lián)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的主席理查德·費里斯(Richard Ferris)花了700萬美元把公司的名字改成了Allegis,但這個新名字卻被視為一場災難。紐約的地產開發(fā)商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說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下一個世界級的傳染病”。僅僅六周之后,菲利斯被免職。他的繼任者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名字變回來。
還有些公司的更名也許并沒有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但是否對公司有利還值得懷疑。在1987年舉行的一場民意調查中,不到60%的人知道Esmark是美國的一家大型綜合企業(yè),但卻有同等數(shù)量的人還記得Swift,這是Esmark 12年前的名字。其他那些取了新名字,但不知是吉是兇的公司還包括Unisys(由Burroughs和Sperry兩家公司合并而成)、Trinova(原來的Libbery-Owens-Ford公司)和Citybank(花旗銀行,原來的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一家公司換名字的過程和為一種新產品取名字一樣復雜,通常這家公司會將業(yè)務委托給一家像Novamark或者Lippincott & Margulies這樣的專業(yè)取名公司,專家們會提出好幾百甚至上千個名字供他們選擇。有時候為公司取名字的也許是其雇員或者專門成立的取名小組。一般的情況下有3/4的名字會被放棄,因為已被注冊或者在其他國家具有某種不禮貌或者不恰當?shù)暮x。
如果你想要推出一種新產品,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這些名字你絕對不能使用,比如Sic(與sick同音,病弱的意思)、Pschitt(與shit同音,大便的意思)、Plopp(撲通掉下的意思)和Super Piss(piss在英語里指小便)。其實前兩個詞是法國的兩種軟飲料的名字,第三個是中國臺灣的一種糖果,而第四個是芬蘭的一種除冰裝置。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