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說說我自己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不成系統(tǒng), 僅做個人感悟總結。
1. 英語是個拼音語言, 所以, "聽"永遠比"看"重要。原因有二:
(1)英語是拼音文字, 發(fā)音先行,單詞字母組合只是發(fā)音(聲音)的記錄而已。 所以, 聽熟了,看到單詞,也能七七八八猜出來,它對應于發(fā)音,是個什么意思。
(2)記單詞的發(fā)音, 比記單詞的拼寫,要容易好幾倍!因為一個音節(jié)是有n個字母組成的,比如 accusation這個單詞,字母有多少個?10個。發(fā)音音節(jié)劃分呢?我用‘----’來劃分: /æ-----kj?-----'ze?-----?(?)n/ 只有4個。所以,記發(fā)音比記拼寫對大腦的負擔要減輕得多。
(3)對畫面,人是視覺動物;但對于語言,人是聽覺動物(耳朵和嘴巴聲音)。所以不要拿眼睛去解決耳朵該干的事情。
2. 英語和漢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達語言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廢話,但深刻的東西往往寓意在最平凡的東西中。我這里說的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達語言,不是指一個用漢字,一個用字母;也不是指一個是漢語語法,一個是英語語法。而是說:
(1)對于表達事物,比喻的不同(不是指修辭手法上的比喻句?。N覀冋f話,描述事情,每個詞組或單詞,本身就是一個小比喻。比如英語中,flap這個單詞,它的意思是 “(翅膀)拍打,抖動”,但它還有個意思,是“焦慮;驚慌”。
Why did people get in a flap over nuclear energy?... 為什么人們對核能惶恐不安呢?
你看,漢語中對“焦慮”,從來不會用“翅膀拍動” 這個比喻來描述吧?但歐美人就感覺它們兩者有類通的地方。Someone who is in a flap is in a state of great excitement, worry, or panic. 因為太焦慮了嘛,所以就不定心,手腳(翅膀)也不停動來動去。
英語中有太多這樣的單詞。英語是用不同于漢語的東西來表達事物的。所以在想一個事物英語是怎么表達時,不要從漢語使用哪些特定詞組上來想,而要直接從英語使用哪些特定的詞組上來想。
(2)英語的句子和漢語的句子不是一個概念。
漢語好像沒有長難句的概念,但英語有。英語的長難句,翻譯成漢語后,往往就是幾個句子了。所以英語的“句子”概念,和漢語的“句子”概念不是一回事。精確來說,英語的句子,可長可短,長的對應漢語的段落(因為長難句大多有n個從句,本身就已經是漢語段落的概念了),只有短的才對應漢語的句子。
所以,這就很明確了,對于長難句,雖然英語是一路寫下來不帶斷的,但在心中理解的時候,不要硬是只用一句長長的漢語來翻譯出來。既然人家長難句已經是漢語段落的概念了,就用漢語的段落來理解它唄~
(3)在閱讀英語時,忘掉漢語意思,記住英語表達。(這一點是我個人領悟,是否能經過事實驗證我不敢說,但個人認為很具有啟發(fā)性)
我在看速8中,與范迪塞爾不和的巨石強森的Facebook原文時,發(fā)現最后記住的是腦袋里翻譯過來的中文意思,而這些意思用英文是怎么表達的竟然記不起來,這真是笑話,看英語,竟然最后只記得中文意思,我們看的不就是英文原文嘛?怎么會記不起英文是怎么表達的呢?
從這里我就意識到,以后閱讀時,一定要忘掉中文翻譯,直接記憶英文理解。因為當你潛意識中翻譯成中文時,英文就只是一個過渡媒介了,而不是記憶的最終目標,你的記憶最終目標是漢語意思! 當你得到了漢語意思,英語原文作為中介,就被你的潛意識丟掉了,這樣你永遠也不會記住英語原文的表達呀!
所以,只有直接記憶英語意思(用畫面來想),英語表達就不再是中介了,因為當你回想時,你一定是從英語表達上來回想英語意思的,所以你就能記住英語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