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英語是為數(shù)不多, 我長期堅持下來的兩件事. 當然, 吃飯、睡覺... 我也是一把好手.
一直都是覺得打籃球要比學英語有趣的多的多. 對于籃球, 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 很享受; 對于英語, 很多時候都是被迫營業(yè), 要消耗很多的自制力才能堅持.
很好奇, 怎么樣可以讓學英語變得像打籃球一樣有趣呢?
順著這個問題多想了想, 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本身是存在誤導性的.
打籃球一定就比學習有趣嗎? 也不一定吧?
為什么說籃球并不一定比學習有趣?
我們大多數(shù)人談論的籃球只是打打野球、自己隨便練練球; 水平高一些, 也不過只是校隊比賽而已.
如果你喜歡籃球, 這些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情. 水平好點的話, 虐虐場, 誰不開心呢? 水平一般的, 偶爾也能進幾個球, 不也很愉快嗎? 而且打球不只是打球而已, 還有跟朋友的嘻嘻哈哈, 扯淡聊天. 要是有正經(jīng)校隊比賽, 有妹子看球不是更來勁了.
如果你接觸的籃球只是這部分的話, 那毫無疑問是比學習要有趣的多了.
但這并不是籃球的全部, 如果你對籃球足夠認真的話.
認真? 籃球不就是玩玩的嗎?
可是學英語, 我們會堅持努力, 期待那天可以說出一口流利的英文, 甚至達到跟老外類似的水準. 籃球, 就只是玩玩而已了嗎? 那我們憑什么那隨便玩玩的東西, 跟我們下定決定要刻苦堅持努力的東西去比較呢? 當時, 前者要更有趣了.
但凡對籃球認真過的人, 且不說職業(yè)籃球運動員, 校隊的應該也都體驗過訓練的枯燥與摧殘吧?
每天 6 點不到被拉去練球; 2 個小時訓練下來之后還要折返跑*10, 隔天腿酸到下不了樓梯; 戰(zhàn)術記錯, 處理球出問題, 被教練大吼“會不會打球?“; 比賽 10 投 0 中, 輸?shù)舯荣?/font>, 自責又受打擊......并且, 這些是一直重復循環(huán)的模式(當然, 明天可能 10 投 1 中; 教練會說“誒, 開竅了嘛“) .
這些, 跟學英語的掙扎, 有過之無不及吧? 并不是籃球就比學習要有趣、輕松.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足夠認真的時候: 雅思 8 分、跟老外一樣流利、打 CUBA、打職業(yè)籃球、等等, 很大一部分都會變的不那么有趣, 不論剛開始它多么的有趣.
A project without a matching goal is just a hobby. A goal without a corresponding project is just a dream.
討論是不是有趣之前, 我們可能要先明確我們聊的是隨便玩玩的愛好、沒有實際行動的白日夢、還是“足夠認真的追夢”.
打籃球, 跟學英語一樣, 只要你足夠認真, 都不簡單. 但不就是因此, 才真的足夠有趣嗎? Just saying.
如果讓學習變的像打球一樣有趣?
我們需要清楚逐夢必定不易, 但不能因此就失去了樂趣.
沒有樂趣的追逐, 必定是難以堅持的下來. 即便堅持下來了, 很多人也會后悔說“hey, I should've enjoyed the process more“.
假設我們只聊籃球有趣的那部分, 有沒有辦法讓學習變得像它一樣有趣?
我覺得不大可能, 很多樂趣是不可復制的. 但是我們可以做的, 是復制它的運作機制.
打球與學習兩者最大的運作機制不同就在于: 隨便練練球, 大野球帶給我的樂趣是一種短期獎勵(instant immediate reward) , 而學習有的是長期獎勵(something that's 3 months, half year down the road) . 但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短期里感覺不到快樂, 就會愈加消耗你的意志力, 久而久之失去動力而放棄.
大家也都似乎忘記了一個學習的本質(zhì):
We learn best from entertainment.
我們能夠、需要復制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 給學習帶來短期獎勵. How?
把學習切成小塊, 避免幾個小時完成大項目的坑. 消耗長段時間的大項目是非?;H说?/font>, 你會覺得“I've invested a huge amount of time, I'd better have something to show at the end", 無形給自己增加了心里負擔. 如果你把時間切成小塊, 集中達成小成就, 就能給自己更頻繁的成就感. 就想你每周打幾次球一樣, 你要一周一次, 一次打 8 小時, 一樣道理. (The Pomodoro Method 就是這個道理, 感興趣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
每次小段時間完成一個小項目之后, 要給予自己及時的獎勵. 可以是 10 分鐘的休息時間, 可以是吃個水果, anything you enjoy and can be done in a small chunk of time. 但是我一直想不出太好的獎勵, 像籃球能夠給我打來的那種愉悅感的獎勵.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Instant feedback. 籃球有一點有趣的地方在于, 球進不進你馬上就知道了. 不進, 你會想著下次怎么投進; 投進了, 你有一個 reward, 被激勵繼續(xù)投下一個. 我們的學習很多時候沒有類似的及時反饋機制. 其實, 別說及時了, 很多人的學習連基本的反饋都沒有. How? 提一點建議: 不要做簡單筆記復習重看. 這樣相當于你在看比賽錄播, 你已經(jīng)知道球會不會進了, 哪隊贏了輸了. 做 active recall, 對了, 你會有獎勵; 錯了, 你會有明確的反饋。
如何讓籃球變得像學習一樣高效?
不知道為什么, 我跟籃球很較勁. 我就想想學習一樣認真的對待籃球, 即便我現(xiàn)在不打校隊, 不沒參加任何 club 的比賽. But, I know one day I will need it.
你可能不感興趣, 但你可以帶入你自己的興趣愛好, 比如舞蹈、健身、等等. 一樣的道理.
OK, 如果我想達到一個虐菜高端野球場的水平, 我能從英語學習中吸取那些經(jīng)驗?
明確枯燥、掙扎......是不可避免的. To win, you have to get the reps in off court, consistently.
過程需要無數(shù)次的重復, 像一個單詞從輸入到內(nèi)化到自如輸出一樣需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重復. 英語學習教會我很有用的一點就是: 盡量避免 massed practice: 不想著我要學寫作, 然后接下來兩個月全部學寫作. 因為知識(其實籃球、語言都是知識. 類型不同罷了, 一個是 model, 一個個 cognitive) 是想通的, 只有當你真正建立起了成熟完善的知識框架, 才有可能見招拆招、熟練運用. 怎么做呢? Interleaving is the answer, 不知道怎么翻譯好. 分享一個科學研究, 看完大家應該就懂了.
職業(yè)棒球運動員分為兩組接受擊球訓練.
組 1: 15 個直線球, 15 個曲線球, 15 個...
組 2: 隨機不夠定擲球, 擊球者需要自主判斷.
研究結(jié)果現(xiàn)實, 組 2 提升高于組 1. 有一點值得特別提的就是: 這些擊球者本身就已經(jīng)是職業(yè)運動員了. 但是在這個 level, interleaving 還是有效. 研究對學習的建議就是避免 massed practice, 盡量做 interleaving.
對與英語可以是交叉口語、聽力、寫作、閱讀; 雅思大作文、小作文; 小作文不同類型一起上, 等等. 而籃球, 可以是不同的動作交叉練習, 而不是我今天就連急停后撤跳投.
實踐效果很好, 我猜一個原因是interleaving 是對現(xiàn)實實際情況的模擬, 有點訓練真是化的意思. 然后我并不是只做一次訓練而已, 下次我再碰到同一個動作的時候, 大腦會自動提供我上次的信息、以及上次為什么沒做好的信息.
如果你想在步驟 2 上再做一點點加強的化, 那么, 每當一個新動作你覺得好像快要掌握了的時候, 馬上切換到下一個新的動作. 短期內(nèi), 你會感覺學習效率沒有繼續(xù)重復同一動作高, 但長期效果會更好. 至于為什么, 留給大家去思考下吧.
So, 不管什么, 認真的話, 都是失去一部分它原本的樂趣的.但是我們要想方設法盡量創(chuàng)造新的短期樂趣, 讓重復、枯燥、掙扎變得有趣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