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 學英語,練聽力,上聽力課堂! 注冊 登錄
> 輕松閱讀 > 雙語閱讀 >  內(nèi)容

全球性氣候大災難或在2040年到來

所屬教程:雙語閱讀

瀏覽:

2018年10月23日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方便學習和分享
2012年,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曾讓世人陷入恐慌。

如今,全球性氣候災難可能真的要來了……

不久前,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科學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簡稱IPCC)發(fā)布了一份報告,揭示了全球變暖即將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并呼吁各方為遏制全球變暖采取必要的行動。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稱,該報告是由來自40多個國家的91名科學家在分析了6000多份科學研究后撰寫的。

據(jù)分析,照現(xiàn)在的趨勢發(fā)展下去,2040年將會出現(xiàn)重大災難,美國、中國、孟加拉國、埃及、印度等5千萬人的家園將受到洪水的影響,損失預計高達5.4萬億美元(約合37萬億人民幣,即中國2016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一半)。

"It's telling us we need to reverse emissions trends and turn the world economy on a dime," said Myles Allen, an Oxford University climate scientist and an author of the report.

牛津大學氣候科學家、該報告的作者邁爾斯·艾倫說:“這告訴我們,我們需要立即扭轉排放趨勢,轉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

全球變暖后果比預期的嚴重

根據(jù)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xié)定(Paris Agreement),與工業(yè)化前相比,全球升溫幅度要被控制在2℃以內(nèi),最好能低于1.5℃。

但聯(lián)合國最新的研究表明,升溫2℃所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可能比預期的更嚴重,全球升溫幅度必須控制在1.5℃以內(nèi)。

你可能會問了,1.5℃和2℃明明沒有很大差別呀。但研究表明,這0.5℃的溫差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會影響到數(shù)億人的生活。

一起來看看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的報道:

In a plus-1.5℃ world, sea level rise would be 10 centimeters (3.94 inches) less than with 2℃, exposing about 10 million fewer people in coastal areas to risks such as floods, storm surges or salt spray damaging crops.

在升溫1.5℃時,海平面上升高度將比在升溫2℃時少上升10厘米(3.94英寸),沿海地區(qū)受洪水、風暴潮及鹽霧等災害破壞莊稼所影響的民眾也會減少約1000萬。

Over past years, global warming has ravaged the oceans' richest ecosystems, with bleaching events across the tropics. At 1.5℃, we can expect to lose between 70 and 90 percent of our reefs. But 2℃ of warming would see them virtually wiped out — a loss of at least 99 percent.

在過去幾年中,全球變暖摧毀了海洋最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漂白”現(xiàn)象在整個熱帶地區(qū)蔓延。 在升溫1.5℃時,我們可能會失去70%至90%的珊瑚礁。但升溫2℃則會讓它們幾乎全部消失——至少損失99%。

此外,溫度升高不僅會對沿海地區(qū)造成威脅,對北極乃至整個地球都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At 1.5℃ we can expect to see an ice-free Arctic summer once a century. At 2℃, that risk shoots up to once every decade.

在(升溫)1.5攝氏度時,每隔一個世紀就會出現(xiàn)一個無冰的北極夏季。在(升溫)2℃時,這種風險飆升至每十年出現(xiàn)一次。

需要強調(diào)的是,目前人類活動已經(jīng)使全球變暖了大約1℃,并且正在以每十年約0.2℃的速度上升,距離1.5℃的警戒值越來越近。

據(jù)德國之聲報道,近幾年,極端天氣(extreme weather)已經(jīng)愈加頻繁,海平面的加速上升也已經(jīng)造成了部分島嶼的淹沒。

While 2004 to 2010 saw oceans rise by about 15 millimeters in total, this value doubled for 2010 to 2016. Tropical reg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re especially affected, threatening many of the coastal areas and low-lying islands with submersion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2004年至2010年海洋總體上升了約15毫米,但這一數(shù)字在2010年至2016年翻了一番。西太平洋熱帶地區(qū)受到的影響尤其大,許多沿海地區(qū)和低洼島嶼在本世紀末將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斐濟、圖瓦盧等低洼島嶼國家已被迫改變食物種植方式,甚至搬遷整個村莊以求生存。

仍有機會降低全球變暖造成的影響

IPCC報告明確指出,人類需要在氣候保護方面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內(nèi)。

"Limiting global warming to 1.5℃ would require rapid, far-reaching an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將需要在社會各個方面進行快速、深遠、前所未有的變化。”

首要目標是轉變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

In order to limit global warming to 1.5 degrees, we would need to cut global emissions 45 percent by 2030 (compared to 2010 levels), and bring them to net zero by 2050.

為了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度,我們需要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排放量減少45%(與2010年相比),并在2050年之前將其降至零凈值。

路透社(Reuters)相關報道稱,清潔能源的使用應大幅增加。

The draft says renewable energies, such as wind, solar and hydro power, would have to surge by 60 percent from 2020 levels by 2050 to stay below 1.5℃ “while primary energy from coal decreases by two-thirds”.

該草案稱,為使升溫幅度保持在1.5℃以下,在2050年之前,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fā)電等可再生能源必須在2020年的水平上提高60%,而“煤炭能源需減少三分之二”。

除了通過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也可以通過重新造林(reforestation)、“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技術等手段減少大氣中的碳含量。

負排放,即使用碳捕獲和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等技術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但迄今為止,這種技術僅限于小規(guī)模應用,且運行結果有好有壞。

不過,正如《紐約時報》所指出的,要遏制全球變暖,解決技術難題易,解決政治問題難。

國際氣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格倫·彼得斯(Glen Peters)一針見血地指出,比負排放技術更難搞定的,是各國的政治家。

“Engineers can figure out how to remove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 Peters said. “It’s a lot harder to get rid of Trump — or to get India or Brazil, say, to prioritize climate over everything else.”

“工程師可以弄清楚如何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但要搞定特朗普,或者讓印度和巴西把氣候問題放在最優(yōu)先位置,那就更難了。”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氣候變化首席顧問斯蒂芬·科尼利斯(Stephen Cornelius)也表示,能不能實現(xiàn)減排目標,主要看各國政府的政治意愿(political will)。

"We need to push governments, so they know this is important, so that they have that mandate to act."

“我們需要鞭策政府,讓他們知道事態(tài)的嚴重性,讓他們采取行動。”

節(jié)能減排,抑制全球變暖,任重而道遠。

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是我們明知道如何避免災難,卻不付諸實踐。
 


用戶搜索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fā)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北京市富強胡同小區(qū)英語學習交流群

網(wǎng)站推薦

英語翻譯英語應急口語8000句聽歌學英語英語學習方法

  • 頻道推薦
  • |
  • 全站推薦
  • 推薦下載
  • 網(wǎng)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