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 學英語,練聽力,上聽力課堂! 注冊 登錄
> 輕松閱讀 > 英語文化 >  內(nèi)容

英格蘭簡史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39—1945)

所屬教程:英語文化

瀏覽:

2022年02月22日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方便學習和分享

英格蘭簡史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仍是國與國之間的經(jīng)典較量,這場戰(zhàn)爭的發(fā)起者是獨裁國家德國和日本,兩國旨在追求希特勒所說的“生存空間”。在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也許沒什么能夠阻止希特勒侵略波蘭或捷克斯洛伐克,因為歐洲各國誰也沒準備考慮派重兵攻打德國。德國進攻東部和西部國家的時候,各國唯恐重燃1914年“一戰(zhàn)”的戰(zhàn)火。1940年春天,斯堪的納維亞開始淪陷,希特勒的野心昭然若揭,在政治領域也掀起一場腥風血雨。1940年5月,張伯倫因決策失誤被迫辭職,丘吉爾接任首相,后者數(shù)10年來一直預言對希特勒采取綏靖政策必將導致目前的后果。丘吉爾以首相身份在議會發(fā)表的首次演講中提出“(我們)能奉獻的沒有其他,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and sweat)。

德國裝甲軍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橫掃歐洲大陸。5月19日,裝甲縱隊罔顧法國的反對,快速向巴黎挺進。英國遠征軍于8個月前抵達,此時奉命向北撤回法國北部港市敦刻爾克。在敦刻爾克,英國遠征軍在一支臨時匆忙組建的皇家海軍艦隊的幫助下才離開海灘,隨行護送的“小型船只”艦隊浩浩蕩蕩,為后人津津樂道。從5月27日到6月4日,33.8萬人疏散撤離,其中有12萬是法國人。希特勒下令“將敦刻爾克留給德國空軍處置”,這才避免了大規(guī)模監(jiān)禁的災難發(fā)生。事實上,盟軍的所有重武器都被迫遺棄。英軍被徹底打敗,雖然戰(zhàn)敗對英軍而言是家常便飯,從克里米亞戰(zhàn)爭到加里波里半島戰(zhàn)役皆是例證,但“敦刻爾克精神”被譽為英國在逆境里堅定不移的一種精神勝利。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英國陸軍遭受過的最慘烈失敗。經(jīng)過了四年多的時間,最終實現(xiàn)了諾曼底登陸日的反擊。

此時的英國處于孤身作戰(zhàn)的狀態(tài)。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和低地國家處于希特勒的控制下。法國一半領土被德國占領,另一半領土由貝當元帥統(tǒng)治,他向德國投了降。德國與蘇聯(lián)、地中海和西班牙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東方的日本是德國的盟友,日本此時業(yè)已走上帝國擴張之路,不久便迅速占領中國香港和緬甸,并對新加坡和印度虎視眈眈,這是對大英帝國的羞辱。英國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被打破。英國失去了查塔姆、小皮爾和帕默斯頓等前人打下的江山,并在30年后再度遭遇德國對英國進行海上封鎖的威脅。

丘吉爾就當前形勢發(fā)表了一系列演講,這是英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演講。演講的對象是下議院議員及無線電聽眾,演講內(nèi)容沒有虛假的樂觀主義和陳詞濫調(diào),而是利用新聞報道和現(xiàn)實境況號召人們積極拿起武器。1940年6月4日,敦刻爾克撤退發(fā)生之后,丘吉爾宣誓:“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要捍衛(wèi)我們的島國。我們要在海灘上戰(zhàn)斗,我們要在陸地上戰(zhàn)斗,我們要在田野和街道上戰(zhàn)斗,我們要在群山里戰(zhàn)斗,我們絕不投降。”6月18日,他宣布:“所以,我們要勇敢承擔責任,這樣,如果大英帝國和英聯(lián)邦能夠千秋萬世,人們?nèi)匀粫f:‘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和“一戰(zhàn)”爆發(fā)之初一樣,美國此時選擇明哲保身,無視丘吉爾三番五次的求助。華盛頓的孤立主義立場很堅定,在很大程度上對德國采取綏靖政策。不過希特勒認為,如果美國參戰(zhàn)的話,將需要英國作為其跳板,而此時的英國是德國的死敵。希特勒必須扼殺這種可能性。同年夏天,北海和英吉利海峽沿岸被德軍占領的港口集結(jié)了大批軍隊與登陸艦,為發(fā)動侵略作準備,這就是代號為“海獅計劃”(Operation Sealion)的行動。1938年,眾參謀長雖有所保留,不過英國的防御力量不容小覷,其中包括一支200萬人的陸軍、地方自衛(wèi)隊以及駐扎在蘇格蘭斯卡帕灣(Scapa Flow)皇家海軍基地的海軍,后者堪稱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海軍隊伍。在英國空軍和海軍的防御下,任何入侵的德國艦隊都將不堪一擊。因此德國空軍不得不粉碎英國東南部的空軍力量。

從1940年7月到10月的英德戰(zhàn)爭被丘吉爾稱為“不列顛之戰(zhàn)”,其間英國戰(zhàn)斗機與德國轟炸機和護航機展開了空中格斗,戰(zhàn)場是蘇塞克斯郡和肯特郡上空。從地面看,它們仿佛是羅馬圓形大劇場中的角斗士。英國在這場空戰(zhàn)中勝出,主要因為德國飛行員離基地較遠,5架德國飛機墜毀,1架英國飛機墜毀。這次空中較量對于避免德國侵略的意義仍有很大爭議,因為當時英國海軍力量尚未啟動。事實上,希特勒于9月決定不能拿英軍反向跨越英吉利海峽來襲的可能性冒險,于是下令終止“海獅計劃”,和拿破侖昔日在特拉法加海戰(zhàn)失利之后放棄入侵計劃如出一轍。和拿破侖一樣,希特勒將目光投向東邊,將英國留給了德國轟炸機。丘吉爾表揚了英國皇家空軍,他表示“在以往人類戰(zhàn)場上從沒有一場像這場一樣以少勝多的先例”。

納粹德國對倫敦進行空襲,英國人首次在家門口嘗到了戰(zhàn)爭的味道,這在近代史上尚屬首次。

1940年末,以英國平民百姓為目標的“閃電戰(zhàn)”爆發(fā),很可能是為了報復英國皇家空軍早先在柏林轟炸平民的行為。歐洲城市之間的互相摧毀是“二戰(zhàn)”期間最殘忍的戰(zhàn)爭策略之一,因為作戰(zhàn)雙方認為針對民居的恐怖性空中轟炸能夠摧毀敵人的戰(zhàn)斗意志。為了“打擊敵人的士氣”,英國還轟炸了呂貝克和羅斯托克等德國歷史古鎮(zhèn),德國人以牙還牙,轟炸了約克、埃克塞特和巴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1942年春“貝德克爾空襲”。其后,在“二戰(zhàn)”結(jié)束之前,德國還為了制造恐怖專門發(fā)明了V1火箭和V2火箭,德國火箭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肆意向英國南部地區(qū)發(fā)射。文化遺址毀滅,甚至整座城市覆滅,不計其數(shù)的平民無辜殞命,但這些損失在軍事上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此空中侵襲背后的概念一直延續(xù)至今。2003年,美國總統(tǒng)喬治?布什下令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fā)動“震撼與威懾”之襲,此舉即是對這一概念的重演。

倫敦民眾夜宿地鐵站,體現(xiàn)出英國抵抗納粹德國上下一心的團結(jié)精神。

懾于英國的空中優(yōu)勢,德軍只能在夜間發(fā)動空襲,因此英國城市居民學會了在避難所和地下火車站睡覺,超過8處避難所和地下火車站被改造成內(nèi)設鋪位和簡單廁所的招待所,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在其作品里描繪了這些招待所燈光昏暗的情形。“軍中情人”薇拉?琳恩(Vera Lynn)的歌聲陪伴著人們度過這些艱難時光,她當時演唱的歌曲有《多佛白崖》(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這里永遠是英格蘭》(There’ll Always Be an England)和《一只夜鶯在伯克利廣場歌唱》(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對很多人而言,那是一段痛苦、驚恐的歲月,當時政府大力宣傳“倫敦大轟炸精神”,人們無疑建立了患難之誼,他們大罵納粹和德國政府。喬治六世和王后伊麗莎白成為抵抗的象征,他們沒有逃離倫敦,而是被拍到親自到白金漢宮視察轟炸所造成的損失。丘吉爾同樣也堅信“倫敦能堅持下去”,他被拍到身穿標志性的連衫褲工作服坐鎮(zhèn)白廳指揮中心。

1941年春天,倫敦大轟炸的力度有所減弱,但也沒什么好消息傳來。德軍正在朝南方和東方挺進。1941年5月,德軍占領克里特島,英國駐軍逃往埃及,另一支英軍第8縱隊沒等隆美爾將軍的“非洲軍團”(Afrika Korps)抵達便匆忙撤退。社會一片恐慌,審查制度幾乎登峰造極,有人貼出海報警告說“危險的談話會送掉你的性命”。U型潛艇對海運食品供應的威脅意味著配給制的廣泛實施,食品、燃料、布料、紙張和建筑材料皆被囊括其中。炸魚和土豆片并沒有實行限量供應,漁業(yè)人員說服政府允許其繼續(xù)出海捕魚。

公職人員努力實施緊縮經(jīng)濟政策。他們不可避免地成為眾人嘲笑的對象。他們打出“修補一下對付使用”等口號,并編寫食譜,譬如拿魚罐頭做菜,用胡蘿卜做蛋糕,以及烹制不含雞蛋的烤蘋果奶酥。他們甚至打著“實用”的旗號規(guī)定時裝樣式。女裝必須是圓筒形,上面最多有2個口袋和5粒紐扣。女式短襯褲不準有花哨的裝飾。短襪代替了后面印有一條深色直線的長筒襪。大約2000座“英國餐館”開張,3道菜的售價是9便士。無線電喜劇節(jié)目“又是那個人”(It’s ThatMan Again)諷刺了一名官員,這名官員的口頭禪是“我有幾百種方法治你們”。他的角色設定是戰(zhàn)時一個從未復員的士兵。

1941年年中,仍然沒有能夠立足歐洲大陸的盟軍軍隊。希特勒快要絕對掌控歐洲中部,英國是否有能力繼續(xù)參戰(zhàn)還是未知數(shù)。丘吉爾手下軍事參謀長阿蘭布魯克爵士(Lord Alanbrooke)在日記里表示當時的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和丘吉爾二人情緒激動,一邊大吼,一邊用拳頭捶桌子:“他討厭我。他的目光告訴我他恨我!”丘吉爾這樣說阿蘭布魯克爵士;阿蘭布魯克爵士則會反駁道:“恨他?我不恨他。我愛他??墒恰彼麄儍扇舜谝黄?,在“二戰(zhàn)”大部分時間內(nèi)彼此對立,卻又彼此合作,阿蘭布魯克爵士的清晰頭腦制約了丘吉爾的勃勃雄心,兩者皆對“二戰(zhàn)”的結(jié)果至關重要。

公務員管理戰(zhàn)時經(jīng)濟,甚至涉足公共事業(yè)的女性服飾設計。裙子變短,以便節(jié)省更多布料。

丘吉爾被迫請求美國伸出援手。他和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達成了戰(zhàn)時借貸協(xié)議,即《租借法案》,不過美國國會仍保持中立態(tài)度,不想再次派援軍出征歐洲,并堅持英國為美國物資付全價。希特勒此時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導致他輸?shù)袅藨?zhàn)爭。他渴望得到烏克蘭和巴庫的油田,而且總是對共產(chǎn)主義者疑神疑鬼,因此他不惜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lián)宣戰(zhàn)。

1941年6月,希特勒旨在打擊俄國的“巴巴羅薩計劃”(Operation Barbarossa)是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450萬名士兵參戰(zhàn),并消耗了“二戰(zhàn)”期間德國的剩余物資。1941年12月,日本同樣作出了魯莽的決定,搶在美國反對其東南亞帝國擴張行動之前炮轟駐扎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艦隊。由此兩大軸心國分別公然向唯一能打敗它們的兩個國家—蘇聯(lián)和美國發(fā)起挑戰(zhàn)?!罢渲楦凼录卑l(fā)生后,有人聽見一名日本海軍上將說:“我們打了一場大勝仗,卻失去了一場戰(zhàn)爭。”美國勃然大怒,羅斯??偨y(tǒng)對日本和德國宣戰(zhàn)。自此以后,“二戰(zhàn)”的結(jié)果不言而喻。

在北非,爆發(fā)了激烈的陸戰(zhàn)。直到1942年11月,隆美爾將軍的英國對手—脾氣暴躁、傲慢自大的蒙哥馬利將軍才不負丘吉爾所望擊敗德軍。炮火連天,曠日持久,兵力優(yōu)勢顯著的英國軍隊在密碼破解和空中支援的協(xié)助下在埃及阿拉曼擊敗了隆美爾將軍,幫助埃及躲過了淪陷的命運。11月,美軍抵達地中海地區(qū),德國的非洲軍團被迫投降。此前新加坡落于日軍之手,大英帝國的東方殖民地相繼覆亡,非洲戰(zhàn)場的勝利使丘吉爾松了一口氣。非洲的勝利“甚至不是結(jié)束的開始,不過也許這是開始的結(jié)束”。

同盟國如今可以考慮進攻歐洲大陸,不過直到1943年7月,這一計劃才得以實施,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在意大利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那時,蘇聯(lián)已經(jīng)在斯大林格勒擊敗希特勒,從而破壞了德國的東進行動。

歐洲戰(zhàn)局勝利,倫敦街頭洋溢著輕松歡快的氛圍:丘吉爾穿過人群,從懷特豪爾宮前往議會大廈。

同盟國海軍和陸軍指揮官紛紛取得對德勝利,飛速發(fā)展的聲吶、雷達和恩尼格瑪(Enigma)密碼機等技術(shù)更使他們?nèi)缁⑻硪怼?944年夏天,羅馬被攻占,同盟國自認為足夠強大,是時候在法國開辟一個西部戰(zhàn)場了。不過這一計劃似乎遲遲難以展開,因為英國南部成為一塊重要的跳板,必須牽制德軍的注意力才能瞞過德國情報部門,不把入侵路線的消息泄露出去,因此復雜的軍事行動勢在必行。在1944年6月6日這個“最漫長的一天”,盟軍實施“霸王計劃”(Operation Overlord),派兵抵達諾曼底海灘。這是史上最龐大的海陸兩棲部隊,動用了5000多艘船和16萬名士兵。德軍竭力抵抗,最后不得不經(jīng)由法國境內(nèi)撤回德國邊境。1944年和1945年之交,德軍在比利時阿登高地“突出部戰(zhàn)役”中反撲,盟軍猝不及防,這一時間鼓舞了德軍士氣。不過盟軍也不是手軟的主兒。

蘇聯(lián)軍隊先行到達柏林,發(fā)現(xiàn)希特勒已經(jīng)自殺。5月4日,幸存的德國將領在呂訥堡灌叢(Luneburg Heath)向蒙哥馬利將軍投降,歐洲的戰(zhàn)爭結(jié)束。4天后,英國舉國歡慶“歐洲勝利日”((Victory-in-Europe Day)。教堂和酒館人滿為患。彩旗銷售一空。英國皇室成員頻頻亮相白金漢宮陽臺,丘吉爾在白廳也是一樣,身為工黨大臣和戰(zhàn)時聯(lián)合一員的歐內(nèi)斯特?貝文(Ernest Bevin)帶頭為丘吉爾唱起了《他是一個快樂的好小伙》(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這首歌。人們?nèi)玑屩刎?,一切過去和可能的分歧被暫時擱置一旁。3個月后,盟軍在遠東打敗日本,英軍和尼泊爾軍隊苦苦奮戰(zhàn)了一年,才將日軍趕出緬甸叢林。8月6日和8日,兩枚原子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爆炸,同盟國最終獲得勝利。

到此時,“二戰(zhàn)”摧毀了全球近半領土,據(jù)估計有2000萬士兵和400萬平民在戰(zhàn)爭中喪生,這是人類歷史上傷亡最大的戰(zhàn)爭。人們隨后在德國發(fā)現(xiàn)了關押猶太人和少數(shù)族裔的集中營,舉世震驚,日本戰(zhàn)俘營幸存的英國士兵的故事亦始為外界所知。即時歷史(即評論當前政局的文章、書籍),尤其是丘吉爾親筆撰寫的“二戰(zhàn)”回憶錄將這場戰(zhàn)爭描繪成英國單槍匹馬對抗德國威勢的斗爭。然而這種說法只適用于1941年至1942年這段時期,而當時只有零星的戰(zhàn)斗。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召開,羅斯福和斯大林劃分了世界。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帝國淪為一片廢墟,美國堅決要求英國解散大英帝國。子輩推翻了父輩。

在美國看來,歐洲的帝國主義是20世紀兩大災難性戰(zhàn)爭的根源。帝國,或者說舊式帝國是時候終結(jié)了。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英國的損失相對較小。大約37.5萬名士兵戰(zhàn)死沙場,是“一戰(zhàn)”犧牲人數(shù)的一半多一點,6萬名無辜市民在空襲中喪生。英國死亡人數(shù)占“二戰(zhàn)”總死亡人數(shù)的2%,蘇聯(lián)則占了65%。不過就國內(nèi)來講,“二戰(zhàn)”給英國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倫敦大轟炸直逼英國大后方,比1914年“一戰(zhàn)”更甚。

國家權(quán)力擴大,征兵制度和配給制的實行影響到千家萬戶。平民的職業(yè)生涯被迫中斷,家庭和鄰里關系被打破。除了前線,女性在國家逆境中得到平等對待。

“二戰(zhàn)”是英國作為一個統(tǒng)一國家的戰(zhàn)爭,“不列顛”一詞的使用明顯比“英格蘭”一詞更加頻繁。勝利是要付出代價的,大英帝國失去了防御的屏障。好猜忌的政府勢要收回公民的自由,英國公職人員認為他們的運籌帷幄是打贏“二戰(zhàn)”的關鍵。爭取和平的斗爭如今結(jié)束了。


用戶搜索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fā)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重慶市建涪一組英語學習交流群

網(wǎng)站推薦

英語翻譯英語應急口語8000句聽歌學英語英語學習方法

  • 頻道推薦
  • |
  • 全站推薦
  • 推薦下載
  • 網(wǎng)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