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指示意義”與“隱含意義”的區(qū)別
6.2A “指示意義
”詞語的“指示意義”(Denotation / Denotative meaning)指該詞語字面的意義,即在詞典里明確列出的種種意義,它們之間很少會出現(xiàn)混淆;而“隱含意義”(Connotation / Connotative meaning)則指隱藏于字里行間的人們附加上去的情感意義(Emotional overtones),有時難以直接理解。把握上述兩種詞語意義對于正確選用詞語極為重要。
這里試以“brick”一詞為例。該詞原指“磚”,“坯”(a rectangular piece of baked or dried clay used for building),屬于中性的物質(zhì)名詞,如“a pile of red bricks” (一堆紅磚);“to lay bricks”(砌磚頭);也可指像磚狀的東西,如“冰磚”(a brick of ice-cream)等。當“brick”在“bang / bash / beat / hit / knock one's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碰壁)中用于“比喻”意義時,也與其本身的特點直接相關(guān)。 例如:
You want to get him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community? Well, that's like banging your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
(你想要他為社區(qū)做點事嗎?哎,那簡直是白費勁!)
但是當該詞用在下面一句中就不是簡單地指磚頭:
He's really a brick, providing timely help. (他雪中送炭,真夠朋友!)
上句中的“brick”指“慷慨或誠實可靠的人” (a generous or trustworthy person),“好朋友”(a good friend)等,含有積極的肯定意義。
6.2B “隱含意義”
“指示意義”比較固定,而“隱含意義”則會不斷變化,特別是在積極意義與消極意義之間相互轉(zhuǎn)化。例如“Dear Madam”曾經(jīng)是公務(wù)信函中的一種禮貌稱呼,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時了,可能是用多了,用俗了,以至于帶有某些消極含義;反之,“Ms.”在上世紀70年代還不太流行,但在今天的美國,它已成為對單身或已婚婦女的一種直接稱謂,顯得很有禮貌。
這里再以“brick”一詞為例。2001年秋,美國高盛公司在一份預測報告中說,到2050年,世界經(jīng)濟的主導者,將不僅有現(xiàn)在的美國、歐洲和日本,還將有來自發(fā)展中世界的四國,它們是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這四國的英文名字首字母縮寫“BRIC”,同“BRICK”的讀音一樣。高盛的這一說法曾引起眾多議論,開始時并不看好,然而事實是這些國家近10年來迅速崛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四國都已躋身“20國集團”,因此由“BRIC”代表的四國被人們賦予了積極意義,漢語翻譯成“金磚四國”。后加上南非,則成了“金磚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