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 學英語,練聽力,上聽力課堂! 注冊 登錄
> 幼兒英語 > 幼兒英語學習方法 >  內(nèi)容

美國早教:孩子黏媽媽,是在“懲罰”媽媽的離開

所屬教程:幼兒英語學習方法

瀏覽:

2022年02月20日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方便學習和分享

孩子黏媽媽,是在“懲罰”媽媽的離開

閨蜜發(fā)來微信,說兒子特別黏她,其他人哄睡時都挺好的,唯獨她哄睡時就狀況頻出。剛開始兒子摟著她說:“媽媽,我愛你,我不想讓你去上班?!敝髿v時一個多小時,還不肯睡覺,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拉屎,一會兒又一邊踢腿一邊數(shù)數(shù)……就在她以為兒子快要睡著時,兒子突然說:“床太大了,我害怕?!弊詈?,閨蜜的耐心終于被全部消耗完,爆發(fā)起來……

這樣的情景其實很常見,還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時表現(xiàn)挺好的,老師反映很獨立,但是一回到家,特別是見到媽媽之后,就變得非常黏人。為什么其他人帶孩子都挺好,孩子在幼兒園表現(xiàn)也很好,回家后媽媽帶孩子就不好了呢?

孩子黏媽媽,是在“懲罰”媽媽的離開

媽媽產(chǎn)假結(jié)束后回去上班,或者孩子剛開始幼兒園生活,不少孩子都會感到不適應(yīng),哭鬧著不想讓媽媽離開。慢慢地,孩子逐漸適應(yīng)了新情況或新環(huán)境,不再哭鬧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再想念媽媽了。在心底深處,他們還是非常想和媽媽在一起的。

年齡尚小的孩子無法很好地表達思念的情感,于是就用一些在媽媽看來“不乖”的行動來表現(xiàn)。比如,有的孩子早就不需要夜奶了,卻突然又要求吃夜奶;媽媽從幼兒園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孩子變得蠻不講理,一不滿足就大哭大鬧;抑或就像上面例子中的孩子一樣,特別黏媽媽。

這些行為并不是因為他們不乖,而是因為他們很想念媽媽,他們想知道媽媽是不是也很想念他們,于是就通過這些行為來試探媽媽。

當孩子的行為“妨礙”大人時,大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我希望他快點兒睡覺”。因此,孩子的情緒并沒有被看到,他表達了自己的想念,卻沒有得到父母的反饋。沒被“看到”的孩子,只能進一步通過各種“作”的行為來強化自己的情緒表達,來試探父母到底有多愛他、多想念他。

這時,父母應(yīng)該做的是先回應(yīng)孩子的情緒,告訴他:“你是舍不得媽媽去上班,所以才不想去睡覺,是嗎?媽媽也好舍不得你啊,但媽媽要去上班,你也要去幼兒園,因為你已經(jīng)長大了。長大就意味著不能總是跟媽媽在一起,你需要去做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但我們會在心里時刻想念著對方。”

我們這一代從小缺失了情感教育,即使學習再多育兒知識,也會出現(xiàn)道理都懂,但一到現(xiàn)場就忘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提醒自己,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不要馬上跳入“我要矯正他這個行為”的慣性思維中。孩子出現(xiàn)問題行為,要先解決孩子的情緒,情緒解決后,所謂的“壞行為”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很巧,我之前還收到一位媽媽給我的留言,說自己一直堅持“規(guī)則與愛并行”的教育理念。但最近出現(xiàn)了一個情況,讓她很沮喪。平時老公帶娃并不多,但只要是老公帶娃時,孩子就出奇地乖,根本沒有什么調(diào)皮的情況。為此,老公開始質(zhì)疑她的教育理念,覺得她太溺愛孩子了。沒必要整那么多虛的,孩子不乖就該罵一通或打一頓。這讓她感到很疑惑。

為什么越花心思教育孩子的一方,越容易跟孩子起沖突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花心思科學教育孩子”,指的是懂得“規(guī)則與愛并行”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溺愛孩子。那么,為什么父母當中越花心思教育孩子的一方,越容易與孩子起沖突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孩子的“淘氣、不聽話”。很多時候,孩子在大人眼中的“淘氣”行為其實是孩子的獨立宣言。他們通過挑戰(zhàn)權(quán)威來了解底線在哪里,通過破壞規(guī)則來試探父母的底線,搞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挑戰(zhàn)和破壞,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正因為如此,他會選擇在自己覺得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進行挑戰(zhàn),而他這時候面對的,往往就是對他無條件接納和包容、陪伴他時間最久的那個人。

因此,當孩子跟你發(fā)脾氣或起沖突時,千萬不要以為是孩子不喜歡你,或者開始懷疑自己的育兒方式有問題,這恰恰說明孩子和你在一起有更加充足的安全感。只有當孩子感到足夠被愛、被接納和被信任時,他才愿意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心理學上有一類“討好型人格”,這類人通過取悅他人來贏得關(guān)注和愛。對于孩子來說,他未必是形成了這樣的人格,但當他感受不到父母當中對他關(guān)注較少那一方的愛和關(guān)注時,他就可能通過表現(xiàn)得乖巧懂事來贏得這份愛,這正是孩子不容易跟父母中對自己關(guān)注較少那一方起沖突的原因。

不過,不要誤解了我的意思,以為不需要對孩子設(shè)置規(guī)則。相反,愛與規(guī)則是不矛盾的,只是規(guī)則一定要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chǔ)之上。

大J特別提醒

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幫助自己進行成長。孩子讓我們學會“心理斷奶”,讓我們學會內(nèi)察和自省,讓我們學會不那么容易被激怒,也讓我們學會使用同理心,設(shè)身處地去理解別人。

10 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成長

小D是坐校車去幼兒園的,有一段時間校車因為改變路線,接她的時間從原來的8:15變成了7:50,由于時間調(diào)整,我們有幾次都遲到了。

我從小就是所謂的乖學生,腦子里根深蒂固地認為遲到是不被允許的,可想而知,我們早上會有多匆忙。一匆忙起來,很多事情都不得不“打折扣”了。以前小D自己吃早飯,但比較慢,通常要花半小時,現(xiàn)在改成了我喂她,她只要張開嘴,我往里面塞飯就行了;以前出門前小D會自己穿上外套,嘗試穿上襪子和鞋子,背上自己的小書包,現(xiàn)在都是我?guī)退?;以前我會讓她自己走下樓,我和她手拉手,一邊唱“上學歌”一邊和鄰居道別,現(xiàn)在我不得不抱著她以百米沖刺的速度下樓,總是在最后一秒把她送上校車。

有一天早上,盡管很努力,但我們還是錯過了校車,最后不得不打車送小D去幼兒園。送完小D后,我在樓下遇到了幼兒園的園長,她微笑著邀請我去她的辦公室喝杯咖啡。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穿著一身家居服,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來不及戴隱形眼鏡),甚至連臉都沒洗,因為當時想著送完小D再回去梳妝打扮。想到這些,我感到有些局促。不過猶豫了幾秒后,我還是答應(yīng)了。

到了辦公室,園長遞上咖啡說:“很慌亂的工作日早上啊,不是嗎?”我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是啊,女兒現(xiàn)在每天起得晚,我們經(jīng)常來不及趕上校車?!?/p>

“那你每天早上肯定感覺壓力很大吧?!?/p>

“是啊,不僅壓力大,我還做了很多妥協(xié),她現(xiàn)在早飯需要我來喂,也不再自己穿鞋子和衣服了?!?/p>

“那Dorothy一定很開心吧,終于有機會休息一下了?!?/p>

“沒有,我越著急,她反而動作越慢,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p>

“以前有這樣的情況嗎?”

“以前她自己做這些事時反而配合度很高?!?/p>

“是嗎?為什么會這樣呢?孩子還是同一個孩子,哪里發(fā)生了變化嗎?”

園長的提問讓我陷入了深思。是啊,小D還是那個小D,難道只是因為晚起一切都變了嗎?后來,園長和我分享了一個觀點,她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都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比如我為了小D不遲到),在不經(jīng)意間犯下很多錯誤,而且孩子還不領(lǐng)情。

錯誤一:代勞

園長說,常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上了小學后總是磨蹭拖拉,起床慢、寫作業(yè)慢、吃飯慢。其實,根本原因并不是孩子上小學后變磨蹭,而是孩子上了小學后,家長才意識到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做。但在上小學前,這些事情都是父母代勞的。

孩子沒有經(jīng)歷過練習,沒有意識到這些事情是需要他們自己做的。孩子在能力和意識上都沒有做好準備,卻一下子被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當然不愿意也很難去完成了。當做不到某件事時,人會本能地逃避,這是人的本性,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卻變成父母眼里的“磨蹭”“不聽話”。

我因為希望小D上幼兒園不遲到,也在不斷地剝奪她獨自做事的權(quán)利。如果長期下去,孩子就會出現(xiàn)“退化行為”,原本會做的事情也變得不會做了。

錯誤二:催促

在大人眼里,孩子動作太慢,因此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家長會不停地催促孩子。殊不知,這是孩子該有的節(jié)奏,父母為什么要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孩子需要花時間去體驗一切大人習以為常的活動,大人覺得吃飯就是吃飯,但對孩子來說,他們在吃飯時會體會食物的顏色、質(zhì)地、味覺,他們在協(xié)調(diào)大腦、手臂和嘴巴協(xié)同工作,他們在練習使用語言來描述食物。這些對于小小的他們來說,都是需要花時間的。

當大人不斷地催促孩子時,就打破了他們自有的節(jié)奏,干擾了他們正在進行的一系列活動。而更關(guān)鍵的是,大人在催促時會表現(xiàn)焦慮的情緒,長此以往,這種情緒就會轉(zhuǎn)嫁給孩子。最終可能導致孩子出現(xiàn)兩種極端的表現(xiàn):要么也變成了容易焦慮的人,要么會通過更加拖拉的方式來反抗父母的催促。

那么,難道我就應(yīng)該不管小D,即使上幼兒園遲到也沒關(guān)系嗎?當然不是,但所有管教的起點都應(yīng)該從改變父母自己開始,而不是一味地催促、代勞甚至責怪孩子。

提前計劃

成年人比孩子更有時間觀念,但這種時間觀念不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對孩子的代勞和催促上,而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父母的提前計劃上。提前計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首先,父母需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事。比如,以前早上送小D上幼兒園之前,我既要忙自己的事,又要照顧小D,一旦時間來不及,我就會兩頭顧不上,還會出現(xiàn)情緒失控的現(xiàn)象。而現(xiàn)在我會提前起床,先把自己收拾妥當,再把小D上幼兒園需要的東西準備好。

其次,如果認識到讓孩子“慢慢來”的重要性,父母就應(yīng)該提前預留出這些時間給孩子。這就意味著需要早點兒叫醒孩子,更意味著孩子晚上要早點兒入睡。比如,我估計了一下,讓小D自己吃飯、穿鞋、穿衣服,并且自己下樓,和鄰居問好,按照她的節(jié)奏做完這些事情,大概需要1小時。因此,我會定上鬧鐘,每天提前1小時叫她起床。

適當讓孩子承擔遲到的結(jié)果

這是園長特別強調(diào)的一點,育兒的大忌就是不愿意讓孩子承擔后果。之前的我寧愿每天早晨緊張焦慮,也從沒想過讓小D體驗一下遲到的后果。還有一些父母寧愿在吃飯時哄騙、打罵孩子,也從沒想過讓孩子體會一下挨餓的后果。

孩子是活在當下的,如果不體驗后果,他們就無法理解為什么當下父母對我有這個要求。他們體驗到的只是父母的緊張、焦慮和情緒失控,他們不喜歡這些情緒,自然就會選擇逃避;他們體驗到的只是父母想控制他們,他們不喜歡被人控制,自然就會選擇反抗。這就是大人越著急孩子越磨蹭的根本原因。

園長問我:想象一下,小D真的遲到會有什么后果呢?其實,一次遲到?jīng)]什么大不了的。園長說,也許小D會發(fā)現(xiàn)自己錯過了在操場上和伙伴們玩耍的時間,也許你們可以一起制訂一個行動計劃,這一定比你單方面緊張有效;說不定你還可以引進“時間”的概念,這些多么具有教育意義??!

大J特別提醒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早晨,通過和幼兒園園長的一番談話,影響我的不僅僅是小D上幼兒園遲到這件事,也讓我對自己的育兒方式有了進一步的反思。

不要把自己的節(jié)奏強加于孩子,尊重孩子內(nèi)在的節(jié)奏。著急焦慮的家長,常常是因為自己的節(jié)奏失控了。讓孩子從容地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去探索、體驗并承擔后果。這才是陪伴孩子的真正意義。


用戶搜索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fā)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上海市光復西路2369弄小區(qū)英語學習交流群

  • 頻道推薦
  • |
  • 全站推薦
  • 推薦下載
  • 網(wǎng)站推薦